- 醫(yī)學影像科
介紹: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是集醫(yī)療、科研和教學為一體的科室,是廣東省放射規(guī)培基地,擁有高端螺旋CT兩臺,其中一臺為目前最高端飛利浦256層螺旋星光iCT,磁共振方面目前擁有1.5T和3.0T磁共振掃描儀2臺,另一臺3.0T也即將投入使用。省二醫(yī)影像科為華南地區(qū)飛利浦CT及磁共振培訓中心,由于正在使用的256星光螺旋CT采用新的疊代算法,掃描劑量下降80%,故飛利浦公司授予我院為綠色掃描中心。平均每年完成CT檢查3萬人次,MRI檢查達1.2萬人次。
經過多年發(fā)展,省二醫(yī)影像科已形成一支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業(yè)隊伍,科室人員38人,其中醫(yī)生16名,技師15名,護士3名,文員4人,具有高級職稱6名,中級職稱7名。醫(yī)師隊伍中,博士學12名,碩士學歷13名。
目前影像科擁有學術型博士研究生導師2名,專業(yè)型碩士生導師1名。該科先后完成或在研國家自然基金4項,省級、廳局級課題20余項。分別于2016年和2018年或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發(fā)表SCI文章50余篇,部分論著發(fā)在放射學專業(yè)頂級雜志Radiology和neuroimage上。2018年11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影像科代表廣東省參加第15屆中華放射學分會舉辦的神經影像最高級別的全國技能大賽上獲得冠軍。
1、飛利浦全數字磁共振Ingenia3.0T:
作為目前業(yè)內先進、高端的高場強磁共振,飛利浦Ingenia3.0T擁有全數字影像鏈、全性能大孔徑、全程智能巡航、四維多源發(fā)射四大革命性創(chuàng)科學療法,實現了從信號采集源頭到圖像重建的全程數字化光纖傳遞,保證了傳輸過程中圖像信號真實不衰減,從而使獲得的數據更多更快更準確,功能成像分析更可靠。其獨有的全數字影像鏈,采用數字線圈實現磁共振信號源頭數字化,經由數字線圈接口,完成全程數字傳輸,定義了磁共振全數字標準。
飛利浦全數字磁共振Ingenia3.0T,具有掃描速度更快、分辨率更高的突出優(yōu)勢。較大限度地達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的目的。該磁共振系統的檢查領域涵蓋了腦功能成像、波譜成像、彌散成像、血管成像、肌肉骨骼成像以及腹部成像等領域。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購置的飛利浦全數字磁共振Ingenia3.0T神經系統檢查的軟硬件配置達到目前廣東省頂級水平,除配備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各種序列外,還配備32通道神經專用線圈,新序列包括APT、3DASL、BlackBloodImaging、Multibend-EPI及256方向Multibend-DTI,4D-TRANCE,高清小FOV彌散、3DNERVEVIEW等多種先進序列。
2、256層螺旋星光iCT:
融合了目前業(yè)界內先進技術,利用氣墊軸承技術,能行1024×1024高分辨率成像,最薄掃描層厚為0.6mm,能進行全身檢查,尤其是對中耳乳突、肺小結節(jié)等全身細微結構清楚顯示;可行高心率或心律不齊心臟掃描,對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患者能清楚顯示各冠脈及心腔掃描,全身大血管能一次性成像,另外,擁有微幅射及iDose低劑量成像可較大程度減少檢查者輻射量。
3、PHILIPSAchievaNovaDual1.5T磁共振成像儀:
華南地區(qū)第一臺PHILIPS雙梯度1.5T磁共振儀,適用于全身各個部位檢查,具有低場磁共振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如目前國際前沿的腦功能成像技術(BOLD),全身彌散成像(DWI),神經纖維束成像(DTI),磁敏感成像序列(SWI),無創(chuàng)傷的膽道水成像(MRCP)和輸尿管水成像(MRU),波譜成像(MRS)等。
- 推薦專家更多
專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