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的傳播途徑及臨床表現有哪些
2023-10-25 10:03:18收聽:-
手機瀏覽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病毒性肺炎的傳播途徑及臨床表現有哪些
語音內容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長時間暴露于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由于在糞便及尿中可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應注意糞便及尿對環(huán)境污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的可能。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發(fā)熱、干咳、乏力,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癥狀。
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分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fā)熱。
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的癥狀可不典型,表現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或僅表現為精神弱、呼吸急促,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發(fā)熱、干咳、乏力,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癥狀。
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分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fā)熱。
部分兒童及新生兒的癥狀可不典型,表現為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或僅表現為精神弱、呼吸急促,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分享:
呼吸內科醫(yī)生推薦
相關推薦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