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別名:淋巴腫瘤)
掛號科室: 腫瘤內科
發(fā)病部位:淋巴系統(tǒng)
多發(fā)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骨髓移植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相關檢查:骨髓涂片、活檢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復方斑蝥膠囊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yī)院約(50000-100000元)
淋巴瘤影像診斷方法
37601次播放227次點贊
惡性淋巴瘤嚴重嗎
43262次播放82次點贊
淋巴瘤和淋巴結腫大的區(qū)別
49192次播放378次點贊
惠爾血的作用與功效
25102次播放379次點贊
什么是胃淋巴瘤
42416次播放340次點贊
脾臟淋巴瘤的癥狀
75943次播放457次點贊
惡性淋巴瘤化療期間肺部感染怎么辦
79395次播放219次點贊
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治療淋巴瘤的效果如何
22698次播放267次點贊
皮膚淋巴瘤能否治好,依據(jù)患者皮膚淋巴瘤的病情早晚以及患者的身體狀況來進行評估。一、如果患者身體狀況較好,同時皮膚淋巴瘤屬于病變早期。淋巴瘤較為局限,此時可以通過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結合局部的放療和化療,患者??扇〉幂^好的治療效果,部分患者可以達到治愈的目的。二、皮膚淋巴瘤患者病情較晚,伴有全身多臟器的腫瘤轉移,同時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或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此時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手術機會,即便患者進行了放療或化療之后,預后也較差。這種情況皮膚淋巴瘤是不能夠治好的。
作者:朱志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閱讀量: 4784
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占有大部分的比重。目前為止最主要的,就是一線方案,是CHOP方案,如果發(fā)現(xiàn)CD20陽性,會加利妥昔單抗。R-CHOP方案如果有效,會做4個周期,在分期早的情況下,4個周期患者可能就完全緩解了,6個周期是保險起見,很多患者做8個周期就沒什么問題了。很多彌漫大B細胞瘤,在難治的情況下,治療過程中會進行中期評估,看看四個周期以后,腫瘤是不是還有殘存,如果沒有完全消除,這時候可能會選其他的方案。如果病情有進展,或者腫瘤沒有消退,可能會選擇二線方案。如果在治療結束后,會主張患者服用一些增加機體免疫力的藥,抗腫瘤的藥,比如烏苯美司、消癌平,或者吃一些中藥,貞芪扶正,增加機體免疫力的藥物。
作者:蔡毅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閱讀量: 7166
淋巴瘤能活多久,主要與腫瘤性質、治療情況以及患者個人體質等多種因素有關,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馨土鍪茄合到y(tǒng)的惡性腫瘤,每個患者存活的期限具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是低度惡性的淋巴瘤,發(fā)現(xiàn)較早、患者身體素質較好并進行積極治療,通常預后較好,生存時間較長,一般可以生存10年以上。發(fā)現(xiàn)較晚,則生存期相應較短。如果是高度惡性的淋巴瘤,患者未進行積極治療或治療效果較差,則生存期較短,一般為1-2年。但對于惡性程度較高的淋巴瘤患者,應用新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或進行移植后,生存期可相應延長,但具體時間需因人而異。 建議淋巴瘤的患者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腫瘤內科就診檢查,由專業(yè)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個體情況制定合理化的診療方案。
作者:李利亞 中日友好醫(yī)院 閱讀量: 13690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患者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全身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分布在頸部、鎖骨上、腋窩、腹股溝,無感冒及其他部位感染等誘發(fā)因素,沒有發(fā)熱、盜汗、體重下降等伴隨癥狀,行淋巴結活檢進一步確診,最終病理及免疫組化結果證實為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治療手段為全身化療,化療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基本信息】女、60歲【疾病類型】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就診醫(yī)院】濱州市中心醫(yī)院【就診時間】2021年12月【治療方案】全身化療(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治療周期】化療4個周期【治療效果】腫大淋巴結均已消退,病情已控制,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一、初次面診患者1周前出現(xiàn)全身多發(fā)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分布在頸部、鎖骨上、腋窩、腹股溝,質硬,活動度差,部分融合成團,患者自述近期沒有出現(xiàn)受涼、感冒等感染的情況,無咳嗽、咳痰,無胸悶氣短、關節(jié)疼痛、發(fā)熱盜汗,以及體重下降,周身的淋巴結逐漸增大,在家沒有服用藥物。在家屬的勸說下,曾就診當?shù)蒯t(yī)院,超聲檢查提示多發(fā)淋巴結腫大,皮質明顯增厚,部分髓質結構消失,但未做進一步的診斷及治療。后患者就診于我院,根據(jù)臨床癥狀及外院的超聲檢測,首先考慮淋巴瘤的可能性。后完善血常規(guī)、血沉、血凝試驗、肝腎功能等血液學檢查,胸腹部CT檢查。通過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腫大的淋巴結分布在頸部、鎖骨上、腋窩、腹股溝,質硬、活動度差、無疼痛、部分融合成團,初步診斷為淋巴瘤。根據(jù)Ann-Arbor分期標準,患者橫膈兩側均出現(xiàn)淋巴結腫大,為Ⅲ期,建議患者做進一步病理檢查。二、治療經(jīng)過隨后給患者行頸部淋巴結切取活檢,常規(guī)病理提示為淋巴結增生性病變,行免疫組化及基因檢測,考慮為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建議患者進行化療。患者第2次入院,完善檢查排除了化療禁忌證,給予第1周期化療,即使用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注射用環(huán)磷酰胺、注射用鹽酸吡柔比星、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全身化療,患者無明顯化療不良反應。三、治療效果第1次化療后,患者淋巴結明顯縮小,第2周期化療,患者化療后輕度外周神經(jīng)毒性。再次入院行第3周期化療,化療后輕度外周神經(jīng)毒性。第4周期化療,復查CT提示病變接近CR,再次予以上述藥物全身化療。經(jīng)過治療后,腫大淋巴結均已消退,病情已控制,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四、注意事項1、很欣慰患者經(jīng)過治療后,病情得到控制。建議患者出院后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如跑步、快走、爬坡、游泳等,以休息為主;2、注意戒煙戒酒,飲食上不吃辛辣刺激、粗糙的食物,以軟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注意補充優(yōu)質蛋白;3、學會自我觸診檢查,注意觀察淺表淋巴結情況,定期返院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超聲、CT等影像學檢查。五、個人感悟1、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細胞形態(tài)比較特殊,有時容易和霍奇金淋巴瘤混淆,需要進行免疫組化檢測進一步明確?;颊呖梢猿霈F(xiàn)免疫表型伴隨CD30陽性,根據(jù)這些可以做出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診斷;2、對于本例患者,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好,五年生存率通常超過70%。因此,治療方案的選擇需要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有無基礎疾病等采取個體化的用藥方案。
作者:高玉凱 濱州市中心醫(yī)院 閱讀量: 3710
腫瘤的標記物是指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或者是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chǎn)生的物質,或者是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chǎn)生的物質,可以間接地反映腫瘤的生長,是比較理想、比較期望的腫瘤標記物,靈敏度很高,特異性很高,也能對腫瘤的定位、腫瘤的分期、惡性程度、腫瘤大小、治療效果作出判斷。目前臨床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百多種的腫瘤標記物,但是沒有一種是非常理想的腫瘤標記物,因為腫瘤的標記物是診斷腫瘤的參考值,并不是單憑腫瘤標記物增高就能夠確診腫瘤,所以這個大家要注意。另外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組織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根據(jù)淋巴細胞可以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與實體瘤不相同。淋巴瘤在發(fā)病的時候是沒有腫瘤標記物,在臨床治療的時候,通常會采用國際預后指數(shù)叫IPI,對患者的預后風險和治療的情況進行評價。國際預后指數(shù)主要是驗血沉、血清、乳酸脫氫酶,還有年齡、β2微球蛋白以及腫塊的大小等諸多因素組合而成。如果患者的IPI指數(shù)分值比較低,說明預后的風險比較小,反之則風險就比較大。
作者:蔣玲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閱讀量: 4194
T細胞淋巴瘤和B細胞淋巴瘤區(qū)別如下:1、起源細胞不同:淋巴瘤可根據(jù)細胞起源分為T細胞、B細胞、非T細胞及非B細胞瘤,T細胞內含特殊的NK細胞,其也屬淋巴瘤范圍。T細胞淋巴瘤在形態(tài)上與B細胞淋巴瘤有一定差別,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生可進行大致判斷,部分腫瘤判斷存在難度時可根據(jù)免疫變化、免疫表型進行定性診斷;2、T細胞淋巴瘤形態(tài)、成分相對復雜,有別于B細胞;3、T細胞淋巴瘤進展較B細胞淋巴瘤快,T細胞淋巴瘤一般處于中晚期才可發(fā)現(xiàn);4、目前T細胞淋巴瘤治療缺乏較好方法和有效手段,預后較B細胞淋巴瘤差。
作者:蔡毅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 閱讀量: 5561
鄧立力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腫瘤內科
"彌漫性大B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當中一個常見的類型,占所有B細胞淋巴瘤的40%左右,也是淋巴瘤各個分類當中最大的一個亞群,在我國比...
崔雙林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腫瘤外科
"T細胞淋巴瘤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能活多久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淋巴瘤的主要特點是全身多發(fā)性淋巴結腫大、皮膚瘙癢,以及持續(xù)性的低燒等...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
濱州醫(yī)學院煙臺附屬醫(yī)院 血液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