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低密度灶什么意思
2024-01-06 09:59:18閱讀:-
手機瀏覽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肝內低密度灶什么意思
CT檢查現在的運用真的很廣泛,很多人平時在進行檢查的時候都會做這個項目。不少朋友在做完CT后,會發(fā)現報告上寫著肝內低密度灶。
你看到這個檢查報告時,是不是會感覺心里緊張,擔心會得肝癌?別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肝內低密度灶”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實,在CT檢查中,肝臟內的病灶密度低于正常肝組織,就會被稱為低密度灶。
肝內低密度灶可能出現在多種良性疾病中,包括肝囊腫、不均質脂肪肝、肝膿腫、肝血管瘤、肝腺瘤、肝硬化結節(jié)等等。
但除了良性疾病,肝內低密度灶還可能是惡性的,原發(fā)性肝癌和繼發(fā)性肝癌都有可能導致這種情況。
所以,當你在CT檢查中發(fā)現肝內低密度灶時,不要驚慌。
我們可以再進行進一步的檢查,比如說增強CT、肝臟穿刺活檢等等,明確具體的情況,再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為了保護我們的肝臟健康,我們平時還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同時,應該注意戒煙、戒酒,保持合理飲食。
分享:
肝膽外科醫(yī)生推薦
相關推薦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