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捐獻血小板,臨床上一般醫(yī)生不會阻止捐獻血小板。因為捐獻血小板后,通常在3天左右,獻血者即可通過自身血液系統(tǒng)造血補充恢復,一般對獻血者影響較小。捐獻血小板是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將血小板分離出來,然后回輸?shù)交颊唧w內,整個捐獻過程大約需要2個小時。但通常有幾種情況,不能捐獻血小板,如體重較輕的人群、處于特殊時期的人群、傳染病患者、發(fā)熱患者以及血液病患者等。
1、體重較輕的人群:如果女性體重低于45kg,男性低于55kg,不宜捐獻血小板。因為體重與身體的血容量相關,一般體重較輕的人,其體內血容量相對較少,如果捐獻血小板后,可能會出現(xiàn)貧血的相關癥狀,例如頭暈、面色蒼白等;
2、處于特殊時期的人群:例如妊娠期、哺乳期、經期等。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獻血小板容易引起貧血,不利于胎兒或嬰兒的生長發(fā)育。經期獻血小板容易導致體內血小板驟然減少,可能會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出現(xiàn)經期延長等不良情況;
3、傳染病患者:例如乙肝、梅毒、艾滋病等患者,不宜捐獻血小板,因為這幾類傳染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給受血者;
4、發(fā)熱患者:如果患者存在發(fā)熱情況,通常不能捐獻血小板。發(fā)熱的患者本身就處于一種比較虛弱的狀態(tài),此種情況下獻血小板會導致本身虛弱的癥狀加重,出現(xiàn)乏力、眩暈等不適癥狀;
5、血液病患者: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不能捐獻血小板,例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等。因為此類患者本身可能就會存在血小板偏低的情況,如果捐獻血小板后,可能會導致嚴重出血的情況發(fā)生。
此外,如果長期服用抗凝血、抑制血小板生成藥物的患者,以及捐獻前一周服用抗過敏藥物的患者,也不能捐獻血小板。如果已經獻完血小板,應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多吃補血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血制品、牛肉、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