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癥是由于鉀攝入減少等原因所導致,此疾病一般無需進行手術治療,調(diào)整飲食、注意日常護理、藥物治療即可改善,僅部分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還要注意定期復查。
一、原因:
低鉀血癥由于鉀攝入減少、鉀排出過多、細胞外鉀向細胞內(nèi)轉移等因素導致,98%的鉀離子分布于細胞內(nèi)液,是細胞內(nèi)的主要陽離子,少量存在于細胞外液,所以血鉀實際反映了細胞外液鉀離子的濃度變化。一般血清鉀低于3.5mmol/L時稱為低鉀血癥,其中血鉀在3.0-3.5mmol/L者為輕度低鉀血癥,2.5-3.0mmol/L為中度低鉀血癥,血鉀<2.5mmol/L時稱為重度低鉀血癥。
二、處理措施:
1、調(diào)整飲食:低鉀血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適當攝入含鉀豐富的食物,以補充身體缺失的鉀,常見食物有香蕉、橘子、橙子、柚子、猴頭菇、香菇、平菇、木耳、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豆腐等。
2、注意日常護理:患者平時還應注意休息,注意防暑降溫,以免出汗較多,同時還應保持環(huán)境安靜,避免熬夜,可適量做有氧運動,如瑜伽、散步、打太極等,可增強體質,還能增進身體各項生理功能。
3、藥物治療:一般食物補鉀只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如果血鉀比較低,還要遵醫(yī)囑使用補鉀藥物來緩解,如枸櫞酸鉀顆粒、復方氯化鉀泡騰片、氯化鉀注射液、門冬氨酸鉀注射液等。
4、手術治療:庫欣綜合征、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腎上腺瘤等疾病,可能會導致低血鉀癥,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通過手術切除,包括腹腔鏡手術及開放手術。
5、定期復查:患者應多關注自身的身體情況,如果再次出現(xiàn)嘔吐、腹瀉、無力等癥狀,建議及時就診,還應定期到醫(yī)院復查,以了解血鉀、血壓等相關指標。
對于出現(xiàn)低鉀血癥的患者,需積極到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就診,完善血鉀檢測等。在日常生活中還應定時、定量用餐,避免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