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本病例中的患者因半年前出現(xiàn)頸部疼痛,同時伴有活動時疼痛加重,休息時疼痛減輕等情況,開始患者并未給予重視和治療。直到近期疼痛癥狀已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于是患者在家屬勸說下來我院就診,通過相關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寰樞椎不穩(wěn)。隨即給予對癥的手術,并門診隨訪半年后,目前患者基本已恢復正常生活。
【基本信息】男、45歲
【疾病類型】寰樞椎不穩(wěn)
【就診醫(y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1年12月
【治療方案】手術治療(后入路寰樞關節(jié)脫位復位、枕頸融合、內固定及取髂骨術、顱骨牽引術)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2周,門診隨訪半年
【治療效果】目前患者已恢復正常生活
一、初次面診
該患者因在半年前無誘因的出現(xiàn)頸部疼痛等癥狀,具體疼痛性質為鈍痛,并向上肢放射,伴有旋轉頭部加重,以及休息后疼痛減輕。長期的鈍痛使患者不僅食欲大減,甚至還伴有睡眠質量差、精神萎靡等癥狀,已嚴重影響到患者日常生活,以及工作質量,今日在其家屬勸說下患者到來到我院進行就診。
患者入院后,給予對應的相關檢查,對患者進行查體,可見患者脊柱頸段未見明顯畸形,但有伴前屈后伸活動受限?;颊吣壳盃顩r神志清,精神良好。通過檢查頸椎CT,最終結果提示為寰樞椎不穩(wěn)、先天性環(huán)枕融合畸形、顱底凹陷。
二、治療經(jīng)過
結合患者癥狀、檢查,可診斷明確患者為先天性環(huán)枕融合、顱底凹陷、寰樞椎不穩(wěn),且由于是先天畸形,癥狀明顯,非手術治療無效,因此于患者及其家屬商議后,同意行手術治療。術前為患者完善其他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排除手術禁忌證后,行后入路寰樞關節(jié)脫位復位、枕頸融合、內固定及取髂骨術、顱骨牽引術。手術順利后,囑咐患者術后需要戴頸托下床活動3-5周,同時保持傷口的定期換藥。
三、治療效果
患者進行后入路寰樞關節(jié)脫位復位、枕頸融合、內固定及取髂骨術、顱骨牽引術后2周,再次復查影像學,結果提示內固定位置良好。術后即刻患者的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癥狀均已得到較大改善,手術切口無感染征象,患者無其他不適,于是準許患者出院休養(yǎng)。待患者回家休養(yǎng)2個月后,再次前來復診,主訴下肢無力、踩棉花感等癥狀基本均已解除。之后門診隨訪半年,得知患者已恢復正常生活。
四、注意事項
看到患者癥狀逐漸減輕,我也感到很欣慰,但為了患者日后的健康,仍需提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注意部分事項:
1、囑咐患者術后3月內佩戴頸部支具,平常應注意少低頭工作,以及避免頸部長時間保持單一動作,睡覺使用的枕頭不能太高,以免加重病情;
2、日常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受涼,尤其是秋冬季;
3、飲食應注意適當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魚類等。
五、個人感悟
寰樞椎不穩(wěn)患者在臨床常見的癥狀包括頸痛、頭痛、頭脹、活動受限、頭暈目眩、視力模糊等,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質量,類似于該病例中患者出現(xiàn)癥狀半年后才就診的情況并不可取。
寰樞椎不穩(wěn)定,可能會使高位頸髓長期處于危險狀態(tài),不僅可能會發(fā)展成高位頸髓壓迫,還可在外力作用下出現(xiàn)急性脊髓損傷,從而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對于該病例中患者的情況,需要盡早通過相關手術治療來維持上頸椎的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