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74歲女性患者,自述下腹部疼痛1年,疼痛呈陣發(fā)性隱痛,當時未做理會,但近期不適感變重,還伴有里急后重、乏力的癥狀,于是來到醫(yī)院尋求幫助,綜合檢查結果,診斷為結腸癌,采取手術以及藥物治療,患者的病情已得到較好的控制。
【基本信息】女、74歲
【疾病類型】結腸癌(乙狀結腸癌)
【就診醫(y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2年4月
【治療方案】手術治療(乙狀結腸癌根治術)+靜脈注射藥物(注射用鹽酸伊立替康、注射用頭孢拉定)
【治療周期】院內治療28天,出院10天后就醫(yī)復查
【治療效果】疾病已得到控制,腹部不適癥狀消失
一、初次面診
患者自訴在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不適,陣發(fā)性隱痛,伴尿頻、尿急、尿痛,小便如洗肉水樣,未進行治療,腹痛加重,大便1-2次/日,逐漸出現(xiàn)里急后重,大便變細,無肉眼血便,大便伴黏液,尿液顏色同大便,伴乏力,感癥狀逐漸加重,近期體重下降約20kg。詢問病史得知患者存在高血壓病史,平時也按時服用藥物。查體下腹部觸及一大小約13cm實性包塊,壓痛明顯,活動度稍差。完善CT后顯示患者的乙狀結腸壁明顯增厚,累及膀胱左側壁,符合惡性腫瘤的情況,以結腸癌(乙狀結腸癌)收治入院。
二、治療經(jīng)過
我先將確診為乙狀結腸癌的結果告知患者,且癌細胞已經(jīng)擴散至膀胱處,應及時采取手術、藥物治療,否則癌細胞繼續(xù)向遠處蔓延、擴散,則會使得疾病的治療難度變大,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患者聽后表示同意上述治療方案。在局麻的情況下行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術中完成乙狀結腸癌切除、橫結腸造口、膀胱部分切除、膀胱造口、闌尾切除術、左輸尿管D-J管植入術,手術順利,術后患者清醒后及時送回病房。予以注射用頭孢拉定預防感染,同時也為患者開具了注射用鹽酸伊立替康,通過化療來防止癌細胞再生長或向遠處蔓延。
三、治療效果
術后第1天,患者的體溫為36.8℃,未見發(fā)熱的現(xiàn)象,精神狀態(tài)尚可。術后第2天,患者的引流管通暢,下腹部疼痛、里急后重、黏液便、乏力的癥狀有所好轉,沒有其他異?,F(xiàn)象。術后第28天,不適癥狀均消失,患者不伴有發(fā)熱寒戰(zhàn)、惡心嘔吐、心慌胸悶等癥狀,造瘺口排便排氣可。查體時患者的腹部平軟,無壓痛及反跳痛,可自行排尿,病情已得到控制,遂出院。出院10天后就醫(yī)復查,也未見其他不良情況。
四、注意事項
對于患者可以正常出院,我也感到很高興,不過在出院時我還是建議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做好膀胱造口的護理工作,保證周圍皮膚干燥、清潔,避免膀胱造瘺管脫出,同時還應按時夾閉膀胱造瘺管;
2、平時盡量避免大量進食辛辣、油膩的飲食,應適當多吃蘿卜、白菜、香蕉等高纖維素的食物,并適當活動,以保證排便順暢,不要久坐、久站;
3、另外,如在服用抗感染藥物或化療期間,存在明顯不良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向我說明。
五、個人感悟
結腸癌為惡性腫瘤,病程進展較快,較易向周圍以及更遠處的組織、器官浸潤,進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病例中的74歲女性患者,因初始未在意自身存在下腹部陣發(fā)性隱痛的情況,而延誤疾病的救治,使得癌細胞向膀胱處浸潤,使得患者的不適癥狀加重,也造成治療的難度變大。故建議平時發(fā)現(xiàn)自身有一直得不到緩解的異?,F(xiàn)象時,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