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家長因為孩子近1年視物重影,外觀“斗雞眼”到我院門診就診。在門診給予患兒進行相關眼科檢查,并結合患兒癥狀后,最終診斷為共同性內斜視。告知家長患兒的情況,并進行溝通后同意行雙眼斜視矯正手術。術后給予患兒進行復查,各項檢查結果均處于正常范圍,術后恢復良好,其內斜視的癥狀消失。
【基本信息】男、6歲
【疾病類型】內斜視(共同性內斜視)
【就診醫(y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2年3月
【治療方案】手術治療(雙眼斜視矯正手術)+藥物治療(妥布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周
【治療效果】內斜視癥狀消失,手術傷口恢復較好
一、初次面診
家長帶著患兒來到醫(yī)院門診就診,訴患兒既往長時間玩手機后出現(xiàn)過“斗雞眼”伴視物重影的癥狀,休息后可緩解。1年前患兒癥狀加重,看遠時重影明顯,休息后也不能緩解。此次家長想讓患兒徹底恢復,于是來到我院門診就診。
給予患兒進行相關眼部專項檢查,結果顯示患兒雙眼視力正常,屈光間質清,眼底、視網(wǎng)膜等均未見異常。患兒雙眼眼位偏斜呈交替性,一眼注視前方時,另一眼向內側偏斜,最終診斷為共同性內斜視,并將其收入我院進行治療。
二、治療經過
告知患兒家長具體情況,并進行充分溝通后,建議行斜視矯正術,術前向患兒家長詳細講解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家長表示理解同意并簽字后為患兒進行手術,并在術前給患兒通過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來預防手術中眼球感染。
術中用開瞼器打開患兒眼瞼,并在穹窿部打開切口,分離眼內直肌節(jié)制韌帶,勾全雙眼內直肌向后移,隨后分別縫合眼內直肌和結膜切口,并在結膜囊內通過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術眼來進行消毒抗感染。手術順利結束,患兒安返病房。
三、治療效果
患兒手術順利結束,術后檢查患兒角膜映光較手術前已經恢復正常。給予患兒雙眼交替遮蓋不動,提示患兒較就診的雙眼正位已經成功。術后檢查結果顯示患兒并未存在并發(fā)癥,同時傷口未出現(xiàn)滲血、滲液,也沒有感染、發(fā)炎等不良現(xiàn)象。術后1周時,檢查患兒共同性內斜視癥狀消失,其手術切口愈合較好,各項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提示病情已經得到治愈,準許出院休養(yǎng)。
四、注意事項
看到患兒內斜視癥狀消失,順利出院,我感到十分欣慰。但由于患兒出院時并未徹底痊愈,因此出院時還需囑患兒注意以下幾點:
1、患兒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偏頭等動作,以免造成雙眼視力失衡,從而導致病情的加重;
2、患兒需養(yǎng)成科學的用眼習慣,避免熬夜、過度用眼或長時間看電視,要保證患兒睡眠時間充足以及睡眠質量,保持眼部的舒緩,適當做眼保健操,以緩解眼部壓力;
3、避免患兒頻繁用手揉搓眼睛,同時在飲食上多注意給患兒進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蘋果、獼猴桃、胡蘿卜等,有助于病情緩解。
五、個人感悟
共同性內斜視也就是老百姓俗稱的“斗雞眼”,臨床可分為先天性共同性內斜視和獲得性共同性內斜視,而該病例中的患兒屬于獲得性共同性內斜視,引起該疾病的常見原因包括存在不良用眼習慣等。臨床中,一旦確診共同性內斜視后,建議盡早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斜視程度加重,繼而引起復視、頭暈、頭疼等癥狀。針對與該病例中患兒相同的情況,采取手術治療,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復視覺功能,多數(shù)患兒術后恢復良好,只有少數(shù)患兒術后可能會出現(xiàn)復視等情況,但通常很快即可消失。總而言之,廣大家長需時刻關注孩子的用眼情況,并建議定期到醫(yī)院門診進行視力檢查,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