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期待著能長久地提高近視眼的遠視力,手術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的有效治療措施。但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性,近視眼手術也不例外,比如術后可能出現眼睛干澀、疼痛、角膜瓣移位、不規(guī)則散光、夜間視力下降、屈光矯正的誤差等副作用。
眼睛干澀
由于角膜屈光手術會影響上皮神經,因此早期會有點干澀,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一般都會逐漸恢復到術前的感覺。
疼痛
大多數人術后都感覺良好,或許有異物感、眼部瘙癢等不適。有些人有眼眶部疼痛,這往往是術中開瞼器和吸引環(huán)的應用引起的,一般不需要鎮(zhèn)痛藥。
角膜瓣移位
角膜瓣移位后可出現雙眼緊閉、眼淚橫流、畏光明顯,且有痛苦狀,而且其視力很差。移位通常都出現在術后12-24小時,此時應將眼瞼用膠布完全貼合,以防止角膜瓣脫位后丟失。
不規(guī)則散光
幾乎所有的患者術后初期都有某種程度的散光,盡管有很好的視力表現力,但總是感覺不清晰。對于高度近視的患者,這是正常的手術病理愈合反應現象。大多數患者的不規(guī)則散光可在術后2-4周內逐漸消退,一些患者需要6-12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夜間視力下降
表現為夜間視物時出現眩光、星爆狀光點,或在夜間尤其是在開車時對光線的敏感性增強。這些問題通常只是在手術后數周內出現,部分人術后出現的夜間視力問題可能超過6個月。夜間眩光是許多高度近視患者術后另一種較常見的不可避免的癥狀。殘余的屈光不正,特別是殘余的近視,可加重夜間眩光癥狀。
屈光矯正的誤差
1、過矯:即術后偏遠視,年輕的患者因為有較強的調節(jié)能力,對于輕度的遠視一般能耐受,而對于那些老視或接近老視的人來說,則意味著遠視力的下降和閱讀困難。
2、低矯:常見于高度近視的患者,特別是近視度數高于-10.00D。由于殘余的少量近視比過矯引起的遠視容易冶療,所以治療高度近視時,計算軟件總是偏向于術后的低矯,低矯的患者遠視力不理想,且有夜間眩光,但近視力都不錯。
3、回退:一些患者術后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回退,近視度數矯正越高,回退越明顯。
因此,近視患者要根據自身情況慎重選擇手術,不宜急功近利、倉促決定,或者盲目跟風。
參考文獻
[1]李玲主編.現代眼科疾病診療學[M].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0.07: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