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
掛號科室: 神經內科
發(fā)病部位:神經
多發(fā)人群:所有人群
治療方法:藥物治療
是否傳染:無傳染性
是否遺傳:無遺傳性
相關癥狀:肢體癱瘓、視力障礙
相關疾?。?/strong> 多發(fā)性硬化 神經炎 腦白質脫髓鞘病
相關檢查:腦脊液檢查、核磁共振
相關手術:無
相關藥品:氫化可的松、強的松
治療費用:市三甲醫(yī)院約(10000-50000元)
脫髓鞘性脊髓炎能治好嗎
49270次播放22次點贊
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
40124次播放194次點贊
多發(fā)性硬化癥能吃海鮮嗎
28553次播放195次點贊
脫髓鞘疾病的臨床表現
24465次播放446次點贊
多發(fā)性硬化癥會出現肩膀疼痛嗎
47466次播放354次點贊
脫髓鞘疾病的原因
79745次播放214次點贊
多發(fā)性硬化容易復發(fā)嗎
45047次播放146次點贊
脫髓鞘疾病的危害
30777次播放340次點贊
僵人綜合癥的患者是非常少見的,當發(fā)現了這類病人的時候,我們要有耐心和信心的幫助患者做治療才行,很多的患者在初期的時候,都會出現肢體麻木的現象,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患上僵人綜合癥的時候,檢查的辦法是什么呢? 檢查 1.肌電圖 靜息電位呈持續(xù)性的正常動作電位,在軀體感覺刺激或被動運動后的自發(fā)痙攣期,突然增加。肌電活動在入睡或靜注地西泮,全身或嵴髓麻醉,奴氟卡因或箭毒阻滯后都會減弱或消失。由于中樞興奮性增高,交感神經活動加強,故嚼目增多?! ?.肌肉活檢 通常正常,個別可見肌纖維輕度透明樣變性。 3.腦電圖 通常正常?! ?.腦嵴液檢查 細胞數可正常,少數有蛋白質或免疫球蛋白lgG、lgA、lgM輕度升高?! ?.血液檢查 可檢出自身免疫性抗體?! ?.頭部CT及MRI檢查 大多數無異常,頭CT顯示小鈣化灶。個別患者頭MRI可顯示腦干或高頸髓一過性炎癥樣改變或萎縮?! ?.其他 可能有尿肌酸排出增加,但非特異性改變?! ┤司C合癥檢查的辦法,患者都清楚的掌握了,患者一定要及時的到醫(yī)院做檢查,掌握好治療的方法,家屬在生活中要沉著冷靜,幫助患者一起走出僵人綜合癥的煩惱,在護理患者的時候,家屬要有耐心,盡量排解患者心中的壓力。
作者:李卉 長治市中醫(yī)醫(yī)院 閱讀量: 85542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包括視神經脊髓炎,屬于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本病例有視物模糊病史,以1個月前出現雙下肢無力,左側明顯,上肢可抬舉,下肢不可行走來門診就診。通過查體和全脊髓磁共振檢查,明確診斷為視神經脊髓炎。臨床給予患者維生素B1、甲鈷胺及甲潑尼龍聯合治療,患者肢體無力的癥狀明顯好轉。【基本信息】女、37歲【疾病類型】視神經脊髓炎【就診醫(yī)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就診時間】2022年1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維生素B1+甲鈷胺+甲潑尼龍)【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1天,1個月門診隨訪【治療效果】肢體無力消失,視物模糊緩解,順利出院一、初次面診患者是一名白領女性,既往存在視物模糊病史,眼科檢查,眼底未見明顯異常,1個月前出現雙下肢無力,左側明顯,上肢可抬舉,下肢不可行走來就診?;颊弑硎静贿m癥狀已嚴重影響工作,造成焦慮、緊張、抑郁,并導致短時間失眠,精神面貌欠佳,期間反復出現視物模糊波動加重,未經過系統(tǒng)治療,因癥狀持續(xù)未見好轉遂來院就診。安排患者入院后,給患者完善全脊髓磁共振、腰椎穿刺等檢查。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查體顯示:腹部無壓痛及反跳痛,神志清楚,言語流利,雙側瞳孔等大,對光反射存在,且各項活動自如;左側下肢肢體肌力3級,右側下肢肢體肌力4級,腱反射存在對稱,胸2平面以下深淺感覺減退。行全脊髓磁共振顯示:頸髓、胸髓見稍長T2信號,胸髓局部變細。腰椎穿刺檢查顯示:腦脊液糖2.39mmol/L,腦脊液氯127.0mmol/L,腦脊液壓力170mmH2O,腦脊液白蛋白399mg/L,腦脊液細胞數2,AQP4抗體呈陽性。綜合上述檢查結果,最終診斷為視神經脊髓炎。隨后給予患者維生素B1、甲鈷胺營養(yǎng)神經,甲潑尼龍激素沖擊療法,后逐漸減量治療,同時給予患者心理輔導安慰。(全脊髓磁共振)三、治療效果通過以上藥物的聯合治療,住院治療11天時,患者表示肢體無力及視物模糊的癥狀已明顯緩解,睡眠質量也有效提高。檢查發(fā)現雙下肢肌力5級,感覺平面下降至胸10,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較前好轉,隨后準予患者出院,囑患者甲潑尼龍激素從靜點改為口服,出院后要遵醫(yī)囑緩慢逐漸減量,并且要定期在門診復查,于1個月后來院隨訪。四、注意事項很欣慰患者在藥物的聯合作用下,肢體無力及視物模糊的癥狀得以明顯緩解。出院后,謹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避免隨意減量或停藥,以免出現其他不適,如果再次出現肢體無力及視物模糊的情況,要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治療。另外,出院后建議清淡飲食,保持營養(yǎng)均衡;適當運動鍛煉,增強自身體質。五、個人感悟如果同時出現視力模糊和肢體麻木無力的患者建議積極完善脊髓磁共振、視神經誘發(fā)電位、腰椎穿刺等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視神經脊髓炎。并與多發(fā)性硬化、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疾病相鑒別。此疾病盡早治療可能治療效果會更好,并且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恢復也更有利。如同該患者一樣,通過藥物的聯合治療,病情得以有效緩解。所以,患者出現視力模糊伴有肢體麻木無力等癥狀時,需及時就診,盡早治療,以達到最佳療效。
作者:程喆歆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閱讀量: 4442
估計沒有幾個人希望自己可以一動不動,永遠保持一個動作,而患有僵人綜合癥的人最后卻不得不面臨這樣的境況,為了盡量延遲這一天的到來,現在咱們就來仔細了解一下如何護理僵人綜合癥患者吧?! ∪绾巫o理僵人綜合癥患者 1、為其精心準備合理的膳食?! ∽o理僵人綜合癥患者時需要注意其飲食一定要有營養(yǎng),而僵人病綜合癥患者需要多吃顏色鮮艷的蔬菜,這類食物對神經恢復有益。同時還要多攝入不飽和脂肪,促進腦子與肢體恢復。而冬季適宜多喝些湯,夏季則適合多吃蔬菜?! ?、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運動。 僵人綜合癥患者做運動要適可而止,一定不能勉強自己做不適合做的運動。而運動時間也不宜過長,開始要慢慢適應十分鐘,之后再增加二十到四十分鐘?! ?、預防感冒?! 〗┤司C合癥患者體質比較弱,所以很容易感染感冒,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天氣變化,為其加減衣服,以免因為感冒,導致身體無法很快痊愈。 上面內容已將如何護理僵人綜合癥患者一一羅列了出來,希望能對您護理親友或者自己有所幫助。在生活中要做好護理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參加一些鍛煉,從而增強體質,抵抗疾病的出現。
作者:李卉 長治市中醫(yī)醫(yī)院 閱讀量: 63262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是累及神經根及周圍神經的自身免疫病,表現為炎癥性脫髓鞘病變,以及運動神經傳導速度下降及部分性傳導阻滯等生理改變。本篇患者突發(fā)面癱,后出現上瞼下垂,行磁共振、腰椎穿刺、神經傳導速度等檢查,提示患有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后給予激素、營養(yǎng)神經、改善循環(huán)等治療,面癱癥狀有所緩解?!净拘畔ⅰ磕?、51歲【疾病類型】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就診醫(yī)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就診時間】2022年1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甲鈷胺片、肌苷氯化鈉注射液、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維生素B1片、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周期】住院9天,1個月后復查【治療效果】面癱癥狀緩解一、初次面診患者于入院前3個月出現面部活動不利,右側較重,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肌癱瘓,眼瞼閉合不全,牙齒無力,伴有飲水嗆咳、吞咽困難,于當地醫(yī)院給予營養(yǎng)神經等藥物治療后略有好轉。10余天前,患者上述癥狀逐漸加重,出現右側上瞼下垂,為求得明確病因及進一步診治,前來我院就診。初步行頭顱CT檢查,結果未見出血灶,以“多發(fā)性腦神經炎”收入院,告知患者此癥狀比較疑難,需要住院后完善磁共振檢查、腰椎穿刺檢查等進一步明確,患者和家屬認可。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立即行進一步檢查。檢查患者生命體征,結果顯示患者意識較為清楚,言語流利,血壓為130/90mmHg,心率77次/分,且心肺聽診正常?;颊哂覀壬喜€下垂,雙側出現周圍性面癱,但四肢活動正常,四肢肌張力正常。查頭顱磁共振結果顯示為腔隙性腦梗死,行腰椎穿刺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腦脊液糖為3.01mmol/L,腦脊液氯為110.0mmol/L,腦脊液壓力為160mmHg,腦脊液白蛋白為445mg/L。行神經傳導速度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雙側面神經顴支、頰支潛伏期正常,波幅降低,初步診斷為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給予患者甲鈷胺注射液營養(yǎng)神經,應用肌苷氯化鈉注射液為患者提供能量,應用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以緩解患者神經水腫,達到抗炎目的,同時給予維生素B1片營養(yǎng)神經,前列地爾注射液改善微循環(huán)。以上是顱腦磁共振結果三、治療效果患者住院期間積極配合醫(yī)生,每天使用激素以及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心態(tài)十分樂觀。當住院9天后再行檢查,患者面癱癥狀有所緩解,上瞼下垂不再明顯,且病情無加重性進展,達到可以出院的指征。告知患者1個月后復查,期間配合進行康復治療。四、注意事項很高興患者在經過積極的治療后,各項癥狀得以緩解,病情并未出現加重性進展,順利出院。但患者出院后仍不能放松對自身的管控,應注意以下幾點:1、日常關注自身有無肢體無力、麻木等癥狀,生活起居需要由家屬照顧,不可進行體力勞動;2、日常生活中避免著涼、感冒,應注意休息,保持健康的飲食狀態(tài)。推薦優(yōu)質蛋白飲食,例如魚等,后續(xù)康復治療過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進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3、時刻保持樂觀心態(tài),積極面對疾??;4、如無特殊必要,日常不建議進行疫苗接種;5、出院后仍需繼續(xù)進行激素治療,不可突然停藥,應逐漸減小藥量。且在減量過程中,患者應密切關注可能出現的股骨頭壞死、胃潰瘍、高血壓、高血糖、失眠等藥物副作用,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就診,注意定期遵醫(yī)囑復查。五、個人感悟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fā)性神經病的患者通常腦脊液檢查會顯示蛋白-細胞分離,神經傳導速度檢查顯示周圍神經損傷,可包括軸索、髓鞘和根性損傷。另外,治療期間需要嚴格關注有無呼吸困難,主要是由于該病易累及呼吸肌,導致生命危險,因此需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尤其注意血氧飽和度指標,必要時可以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通氣。本病預后與患者的發(fā)病年齡、臨床類型及治療初期反應有關。亞急性起病或復發(fā)性病程的年輕患者通常療效好,恢復完全,且發(fā)病年齡越小,預后越好,持續(xù)進展性預后較差。本篇患者較為幸運,治療效果較好,后續(xù)觀察暫未發(fā)現病情進展,這也與患者樂觀的心態(tài)以及就診的及時程度等因素有關。
作者:程喆歆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閱讀量: 4805
(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摘要:本病例患者,自訴2年前診斷多發(fā)性硬化,3個月前出現右側肢體無力伴言語笨拙,走路不穩(wěn),難以走直線,近日又出現肢體無力言語笨拙遂來院就診,行顱內核磁檢查,診斷為多發(fā)性硬化,屬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一種。給予患者藥物治療+心理輔導后,肢體無力及言語笨拙癥狀緩解,患者順利出院?!净拘畔ⅰ颗?、22歲【疾病類型】多發(fā)性硬化【就診醫(yī)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就診時間】2022年2月【治療方案】藥物治療(銀杏達莫注射液+肌苷氯化鈉注射液+維生素B1片+維生素B12片+甲潑尼龍片)+心理輔導【治療周期】住院治療10天,1個月后門診隨訪【治療效果】肢體無力及言語笨拙緩解,患者順利出院一、初次面診患者為一名大學生,3個月前出現右側肢體無力伴言語笨拙,上肢可抬舉,下肢可行走,但走路不穩(wěn),難以走直線。詳細詢問患者后得知:2年前被診斷為多發(fā)性硬化,近2年多次因為病情波動住院,嚴重影響患者的學習和生活,精神焦慮緊張,性格改變,更加孤僻不合群;期間反復出現頭痛、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經過治療,未遺留后遺癥。此次,患者因肢體無力,言語笨拙,遂來院就診?;颊咦詡涞念^CT結果顯示雙側多發(fā)缺血灶,隨即將患者收入院。二、治療經過患者入院后完善頭磁共振、腰椎穿刺等檢查。查體顯示:一般情況良好;專科查體:神志清楚,構音障礙,雙側瞳孔對光反射存在,且活動自如,無面癱,伸舌居中,無頸強,右側肢體肌力4級;行頭磁共振顯示:腦內多發(fā)異常信號(包括腦干),考慮脫髓鞘改變。腰椎穿刺檢查顯示:腦脊液糖2.55mmol/L,腦脊液氯124.0mmol/L,腦脊液壓力210mmH2O,腦脊液白蛋白552mg/L,腦脊液細胞數5,綜合臨床結果最終診斷為多發(fā)性硬化。隨后給予患者銀杏達莫注射液改善循環(huán);肌苷氯化鈉注射液改善能量代謝;維生素B1片、維生素B12片營養(yǎng)神經;甲潑尼龍片激素沖擊治療,后逐漸減量,同時給予患者心理輔導安慰。三、治療效果給予患者甲潑尼龍大劑量激素沖擊后,患者可能出現夜晚失眠的現象,給予心理安慰和口服安眠藥基本能改善。但通過以上藥物的聯合治療,患者的肢體無力及言語笨拙等癥狀得以明顯緩解,右側肢體肌力緩解,精神面貌較前好轉,睡眠質量有效提高,于住院10天時準予患者出院,并囑患者出院后甲潑尼龍從靜點改為口服,需要緩慢逐漸減量,并于1個月后門診隨訪。四、注意事項很欣慰患者經過藥物的聯合治療,病情明顯好轉,睡眠質量有所提高。但出院后仍然需要注意以下事項:1、建議患者出院后要注意觀察病情的恢復情況,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如果出現其他不適癥狀,或肢體無力再次出現,要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病情;2、生活中,清淡飲食,保持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進食過多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積極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體育活動,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增強抵抗力。 五、個人感悟多發(fā)性硬化臨床類型不同,且病程差異也很大,但絕大多數預后樂觀,一般不會影響壽命,只有極少數病情進展迅猛,可能會影響生存時間。患病第1年最可能復發(fā),前5年內復發(fā)和嚴重殘疾的可能性大。預后不良的指征可能為發(fā)病后呈進展性病程;出現運動及小腦體征;前兩次復發(fā)間隔期短;復發(fā)后恢復較差。但是如果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病情可以有效緩解,且后期預后較好。如同該病例患者一樣,在藥物的聯合治療下,不適癥狀均有效緩解并消失。所以一旦出現肢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作者:程喆歆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閱讀量: 4002
中樞神經是神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共同組成神經系統(tǒng),可以發(fā)揮對體內生理功能活動調節(jié)的主導作用,包括腦和脊髓兩部分,具體如下: 1、腦:腦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構造上分為端腦、間腦、腦干和小腦四個部分。端腦是腦最復雜的部位,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額葉、頂葉、枕葉、顳葉、島葉及邊緣葉組成,間腦由丘腦、下丘腦、上丘腦及底丘腦組成。腦干包括中腦、橋腦、延髓三部分,中腦位于腦橋之上,大腦腳有運動纖維走行及動眼神經核團分布,是視覺和聽覺的反射中樞,中心有一個網狀的神經組織,被稱為網狀結構,可以控制睡眠、覺醒、注意力等意識狀態(tài); 2、脊髓:位于椎管之內,在外形上呈上下略扁的圓柱狀,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低級部位,兩側分布著31對脊神經,脊髓前角細胞是運動神經元,發(fā)出運動神經支配肌肉,損傷后會引起癱瘓。脊髓主要發(fā)揮傳導和反射功能。除了頭以外,全身深、淺部的感覺以及內臟器官的感覺,均要通過脊髓白質才能傳導到大腦,若脊髓受到損傷,則會影響正常的功能傳達,引起感覺障礙和共濟失調等后果。脊髓存在較多的低級反射中樞,可以完成基本的反射,比如性功能活動的低級反射中樞、肌肉的牽張反射中樞、排尿排便中樞、跖反射、膝跳反射和內臟反射等軀體反射等。
作者:李穎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 閱讀量: 7923
牟曉東 主治醫(yī)師
濰坊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肝膽泌尿外科
中樞神經損傷指得是脊髓丘腦束和脊髓小腦束受損,會導致平衡失調,多見于胸12以上的脊髓損害,治療延誤不當,受損脊髓會遲發(fā)缺血變性,導致...
王中卿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神經內科
"身體感覺是由大腦產生的,如果身體感覺與大腦發(fā)生分離,說明很可能是大腦神經中樞的問題引起的,屬于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范疇。建議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
全部 北京 上海 廣東 廣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東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遼寧 黑龍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慶 陜西 甘肅 云南 新疆 內蒙古 海南 貴州 青海 寧夏 西藏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