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高?好多人認為:得糖尿病,是因為糖吃多了。但比起「吃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招來糖尿病。你有沒有這樣的壞習慣呢?
一、吃得「好」卻不健康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魚大肉都進入了普通百姓的餐桌,但這并不代表吃得就健康。煎炸熏烤的食物,很美味,但健康程度也大打折扣。吃得更精細,總選擇精米細面也不好。谷物加工過程中,流失了大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并使得糧食的升糖速度大大加快。以上這些「好東西」,是「膳食質(zhì)量差」的體現(xiàn)。即使我們營養(yǎng)搭配基本平衡,但是吃得太多,同樣可能由于脂肪、糖分等攝入太多,也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二、久坐不動、不愛運動
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吃出來」的病,實際上,運動也和它關(guān)系密切。如果運動量小,一天的能量消耗不完,就會轉(zhuǎn)化成脂肪和糖原存在體內(nèi),更容易讓人變胖。而長胖,會增加
2
型糖尿病的風險。很多人白天上班坐著打電腦,晚上回家坐著打游戲,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都在椅子或沙發(fā)上度過。久坐不動,也有可能「誘發(fā)」糖尿病。要強調(diào)的是,這里的「久坐不動」是獨立于運動時間之外的。如果白天總是窩在沙發(fā)看電視,或坐著打麻將,就算早晚會鍛煉,但比起白天多走動、多干活兒的人,患病風險仍稍高。除了這兩個壞習慣之外,還有一類人,得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比較高。
三、看起來不胖,只是肚子大
有的人,胳膊和腿倒不粗壯,肥肉主要集中在腰腹部,這被稱作「中心型肥胖」。這類人群患2
型糖尿病的風險真的很高,甚至還要高于那些「胖得均勻」的人。
除了以上幾個主要因素外,吸煙、酗酒,甚至睡眠質(zhì)量差等,也都是 2 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面對來勢洶洶的糖尿病,可以做點什么避開風險呢?重點是從生活習慣上進行調(diào)整。飲食上多吃蔬菜、適量肉蛋、少油少鹽;少吃精米細面,多吃燕麥、薯類、紅豆等粗糧雜豆。至于烤肉燒魚炸豬排火鍋……偶爾就好。 調(diào)整運動習慣,比如每隔一小時起來活動一下。晨練或者在晚飯后散散步。還在上班的朋友,上下班可以選擇步行或者騎車等。如果爸媽有糖尿病,或自己和家人都比較胖,那就一定要更嚴格地要求自己。
總之,雖然糖尿病確實可能會遺傳,但我們可以通過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自己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