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食管腔因過度接觸(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和食管黏膜損傷疾病的總稱。其常見癥狀表現(xiàn)為:反酸、燒心、胸骨后灼痛、腹脹、噯氣等?;颊呙坑诓秃?、軀干前屈或夜間臥床睡覺時(特別是右側(cè)臥位),常有酸性液體或食物從胃、食管反流到咽部或口腔。隨之會有胸骨下燒灼感或燒心癥狀出現(xiàn)。燒心癥狀常在進餐后1小時左右發(fā)生,或在身體前屈、仰臥或側(cè)臥、劇烈運動時誘發(fā),可放射到肩胛區(qū)、頸、耳或上臂,有時酷似心源性疼痛,直立位或服制酸劑后癥狀可消失。過熱、過酸食物可使癥狀加重。長期嚴重的返流尚可造成間歇性甚至永久性咽下困難,進食固體食物時可在劍突處引起堵塞感或疼痛。胃食管反流病尚可造成一系列許多食管外癥狀,包括齲齒、哮喘、慢性咳嗽、慢性聲帶炎、咽喉炎、吸入性肺炎、甚至肺纖維化等。
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一般是在返流癥狀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胃鏡、24小時PH值監(jiān)測以及食管測壓的結(jié)果來確定,但40歲以下的年輕人,無不明原因的消瘦、黑便、貧血等報警癥狀,也可通過經(jīng)驗性治療2周癥狀緩解來確診(主要的藥物是標準劑量的質(zhì)子泵抑制劑抑與促胃動藥物)。
但是飽受胃食管返流病困擾的病人經(jīng)常會向醫(yī)生訴說:大夫,我這病一吃藥就好,但是一停藥沒幾天就犯病,這是為什么呢?一般而言,除了一部分患者的確需要長期小劑量質(zhì)子泵抑制劑維持治療,或因食管裂孔疝需要外科干預外,大部分患者病情的反復,都與沒有自我管理好生活細節(jié)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需要配合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規(guī)律。如果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加以調(diào)整,即使制定科學藥物治療方案一般效果也不會太好,那么為了避免返流癥狀反復出現(xiàn),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總結(jié)就是衣、食、住、行、思,五個方面。
1、衣:男性腰帶要松,不要把皮帶系的過緊、過高,女性不穿塑型束腹內(nèi)衣,腹型肥胖者注意減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減少腹壓,從而減輕返流。
2、食:按時就餐、控制進餐量,細嚼慢咽,避免暴飲暴食。進食易消化食物,清淡飲食,多吃蔬菜,少進食高蛋白、高脂肪及油炸食品,忌韭菜、洋蔥、辣椒、生蒜、紅薯等容易導致胃酸分泌過度的刺激性食物,牛奶少喝,不易空腹喝,豆制品少吃。甜食少吃,空腹不吃水果,酸性、涼性水果少吃(如桔、橙、葡萄、西瓜、櫻桃等)。戒煙酒,忌食巧克力、咖啡、濃茶以及根據(jù)自身實際進食后出現(xiàn)不舒服的食物。睡前3小時不再進食。
3、住:很多患者訴夜間平臥時返流癥狀明顯,這是因為除夜間睡眠時胃排空作用減弱外,相對于直立,平臥減少了重力抗返流的機制,因此,這類患者夜間睡眠時可將后背傾斜抬高10-15cm,注意,不是高枕而眠,而是自頭至臀(頭高臀低)與床面呈一斜坡。另外右側(cè)臥位(就是右肩膀在下的側(cè)臥)更容易返流,建議左側(cè)臥位,可減輕返流。
4、行:進食后避免立即平臥或坐位,避免坐矮凳,可坐躺椅上休息。進食半小時后適量活動,但避免彎腰負重、劇烈運動。保證大便通暢,避免便秘,注意腹部保暖,每天堅持腹部按摩,順時針方向,5分鐘/次,每天可2-3次,促進食物在消化道有序推進。
5、思: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多伴有精神情志的問題,患者的自我管理也需要非常關(guān)注心身健康。心身疾病的問題雖可服用相關(guān)藥物減輕癥狀,關(guān)鍵還是患者自己的心情愉悅和放松,不能把緊張的情緒帶到工作、學習和生活中。
對于反復發(fā)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嚴格科學的自我管理,做到以上幾點,很可能無需維持治療也能獲得長期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