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發(fā)病率高,自古就有“十人九痔”之說,特別是在現(xiàn)代社會,司機、辦公室文員、電腦族等工作性質(zhì)都需要久坐,更加助長了痔瘡的“囂張氣焰”。但不是所有的痔瘡都需要手術治療,一部分患者用藥物也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而在藥物的選擇上,外用藥比口服藥療效好,因為多數(shù)外用藥直接作用于痔局部,發(fā)揮作用快、效果好,藥物經(jīng)直腸吸收后,可直接進入大循環(huán)而不經(jīng)過肝臟解毒,也減少了藥物對肝臟的刺激。同時直腸直接給藥可避免胃酸和消化道酶對藥物的破壞,也避免了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因此一般需要保守治療的痔瘡都會采用外用藥。
但部分患者在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有點告急,甚至連外用藥物的種類以及藥物作用的部位都不完全清楚,這就得好好說道說道。
1.藥物的種類及常見藥物
痔瘡外用藥種類很多,包括保護黏膜的栓劑、軟膏、熏洗劑等。痔瘡一般分為內(nèi)痔、外痔和混合痔3種?;颊邞鶕?jù)不同種類,選用不同的外用藥。例如外痔和肛裂較多用軟膏,可以直接涂抹于局部患處,起到緩解癥狀的治療目的。內(nèi)痔和混合痔提倡肛門給藥,一般建議患者使用栓劑,常見外用藥有馬應龍痔瘡栓、化痔栓、肛泰貼等。
2.痔瘡外用藥使用要點
栓劑

內(nèi)痔和混合痔提倡肛門內(nèi)給藥,常見的栓劑有消痔錠、太寧栓、馬應龍麝香痔瘡栓等,一般用于齒狀線以上的病灶。使用時緩慢將栓劑送入肛門內(nèi),栓劑要塞得深一些,以免脫落而失去療效。栓劑的藥效一般可保持12小時,在痔瘡發(fā)作期應每天早晚使用,其作用為止血止痛、收斂消炎。
軟膏
外痔或肛裂較多用軟膏。臨床上多用消痔膏、熊膽痔瘡膏、馬應龍痔瘡膏、九華膏、四黃膏、黃連膏等,常用于齒狀線以下的病灶,在使用時直接將膏體涂在患處即可。
熏洗劑
常見的有愈痔熏洗劑、復方荊芥熏洗劑、痔疾洗液等,使用方法是用沸水將藥物沖開,趁熱先熏后洗患處,熏患處時患者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燙傷。
需要提醒的是不論是用栓劑、軟膏還是洗劑,用藥前都要做好局部清潔。先用溫水或淡鹽水將局部清洗干凈,若病情比較嚴重,也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水采取坐浴的方式,將局部清洗干凈后再用藥。
如果患者上藥時存在一定困難,如孕婦、老人等,一定要及時求助!同時若局部使用藥物效果不佳,患者還是要及時就醫(yī)。
參考文案
[1]覃洪,黃春平主編.常用非處方藥用藥指南[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6.
[2]劉瑩.治痔瘡:首選外用藥[J].家庭科技,2016(6):32
[3]萬慎曜.3種外用藥,巧用除痔瘡[J].家庭醫(yī)藥,200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