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不真實感,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真實感。
真實是什么?
人們在日?;顒又校⒁饬煌5木劢乖诋斚滦枰劢沟?、突出的事物上。比如一個快速移動的物體、一些風吹草動、一個有鮮艷顏色的物體上。隨著社會環(huán)境趨于復雜化,人們的注意力也逐漸的被各種特定的想法所占據(jù)。比如,今天在舞臺上的表現(xiàn)如何(外界對自己的評價),昨天的某次對話是否會造成誤解(別人怎么看自己),胸前的某種刺痛是否是某些急癥的征兆(自己是否有潛在的危險)。
所以,這些真實的感覺應該是我們專注于當下的異動后出現(xiàn)的直接感受,它們主要是為了讓我們作出快速的反應和對自己生存有益的行動。
注意力資源被過度消耗了
這些虛與實的事物都是需要投入注意力資源的。實體的事物是有限的,但虛擬的想法可以無限的浮現(xiàn)和關聯(lián)。如果想法太多,并且這些想法是讓人能夠陷入焦慮和恐懼的,那么我們的注意力資源就會被持續(xù)消耗。畢竟孕育我們的叢林最初只是要求我們關注外部的風吹草動的。所以,我們的基因無法為過度焦慮和抑郁的人群提供足夠的注意力資源去消耗。
當你的注意力資源被消耗殆盡,你對當下事物的聚焦能力就會變弱。并且,很多焦慮的人會在做一件事情時開始走神,這種走神其實也非常消耗精力,因為它需要你不停的切換注意力。這個時候你突然回過神來,那種不真實感就出現(xiàn)了,此時你會突然被驚到,發(fā)現(xiàn)自己經歷了一種不真實的過程。
軀體障礙會加劇不真實感
軀體障礙也會加劇這種不真實感。主要體現(xiàn)在陌生感和隔離感。
在我們神經遞質充足的時候,大腦的感受是非常好的,就好像你的感官接收的信息沒有干擾信號,都是高清的狀態(tài)。神經遞質不足時,大腦難以保證注意力的集中,還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軀體感覺,導致我們接受的外界信號時受到干擾。有時候像隔著一層布、或者覺得很陌生,一時間無法關聯(lián)到頭腦中的常識和熟知的概念,有一種慌神的感覺。其實這個是生理基礎決定的。畢竟,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套電化學系統(tǒng)。
如何緩解這種不真實感?
綜合看,不真實感直接原因是注意力資源被消耗,神經遞質出現(xiàn)感受的干擾。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長期的被強迫思維困擾,身體本身就處于焦慮狀態(tài)所致。
臨時救急的方法,筆者推崇比較多的就是閉眼躺臥姿勢的身體掃描,10分鐘就能有效緩解這種不真實感受。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利用冥想激活身體的放松反射,讓我們的精力稍微恢復一點。
長期看來,還是要先把強迫思維控制住,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公眾號的老粉已經知道一些方法來擺脫焦慮狀態(tài)和緩解強迫思維,主要是正念冥想、正念思維還有思維解構法這些常用技能。
(文章來自“有來心理”公眾號,關注可獲取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