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不陌生了,且臨床治療痔瘡的方法也較多,其中中藥配方應用也較為廣泛,在臨床常見的有坐浴的藥劑、外涂的藥膏、口服的中成藥這三種,但無論是哪種中藥配方,都需在醫(yī)生指導下辨證施治。
中藥配方-藥劑坐浴
藥方組成:包括五倍子、七葉蓮、蒲公英、紫花地丁、當歸、生地黃、石菖蒲、地膚子、苦參、金銀花、白芷等。
藥方處理:上述藥材浸入清水中浸泡0.5h后,再加熱煎煮,使用時應先懸空熏蒸,待溫度適宜時行坐浴治療,坐浴前后均需采用溫水清洗肛門處皮膚。
使用療程:建議每日睡前1次,坐浴時間為10~15min/次。
中藥配方-藥膏外涂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是由人工麝香、人工牛黃、爐甘石、冰片、琥珀等藥材提取制成,具有清熱燥濕、活血消腫的功效,主要用于濕熱瘀阻導致的痔瘡、便血或者疼痛癥狀,尤其適用于外痔患者。
肛泰軟膏:是由地榆炭、五倍子、冰片、鹽酸小檗堿、鹽酸罌粟堿等中藥材提取制成,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燥濕斂瘡、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濕熱下注所致的內痔、混合痔的內痔部分出現(xiàn)的便血、腫脹、疼痛。
中藥配方-中成藥口服
化痔丸:由全龜、側柏炭、何首烏、地榆、枳殼、黃芩等中藥制成,具有清熱消腫、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一期、二期內痔出血,以及混合痔內痔部分的出血。
舒痔丸:由槐角、槐花、地榆、生地、胡黃連、丹皮、大黃、當歸等中藥材制成,具有清熱消腫、涼血止痛的功效,主治痔瘡腫痛、肛門墜脹、大便秘結、出血不止。
參考文獻
[1]丘春暉,李萬泉,陳香玲.中藥配方藥劑坐浴在痔瘡手術切除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31):119-120.
[2]肖蘭.中藥配方藥劑坐浴及相應護理措施用于痔瘡手術切除后的效果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6):2332-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