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心腦血管病已經(jīng)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且數(shù)據(jù)顯示,近30年來我國人群心腦血管病死亡率、發(fā)病率和患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且發(fā)病年齡提前。為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增加身體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緩解。本文將結合最新的心血管疾病預防指南闡述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科學的“邁開腿”。
一、心血管疾病人群為啥要運動?
指南指出,缺乏身體活動已成為我國心血管病死亡和疾病負擔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我國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18~60歲居民身體活動量呈明顯下降趨勢,其中職業(yè)相關身體活動下降最為明顯,同時體育鍛煉水平也處于較低水平。增加身體活動,短期內(nèi)就可以獲得明顯的健康獲益,如減輕焦慮情緒、改善睡眠、降低血壓等。我國一項隨訪5.8年研究結果表明,增加身體活動可以使高血壓發(fā)病風險降低。堅持規(guī)律的身體活動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強度,并可在各年齡組人群中減少20%~30%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病死亡。心血管健康與身體活動的強度、頻度、持續(xù)時間和活動總量之間存在顯著關聯(lián),我國隊列研究分析表明,保持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身體活動可減少成年人1.4%的心血管病發(fā)病。同時,201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也強調(diào),增加運動、減少久坐幾乎對所有人都適用,即使少量增加身體活動也能帶來健康獲益。
二、心血管疾病人群如何科學的“邁開腿”?
成年人身體活動的基本目標是增加運動、減少久坐。對習慣久坐的成年人來說,即使少量的中度或高強度身體活動也能帶來健康獲益。醫(yī)護人員或運動專家可以指導個人根據(jù)自身情況設置合適的身體活動水平(身體活動強度、時間和頻率),告知不活動的危害,建議適當?shù)幕顒宇愋?,最好能與日常生活方式相結合(如徒步、騎自行車等),以便于能堅持長期進行。具體推薦:1.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相等量的兩種強度活動的組合;2.為收到更多的健康獲益,推薦健康成年人應增加有氧身體活動,達到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周150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相等量的兩種強度活動的組合;3.有氧活動應盡可能每次持續(xù)10分鐘以上,每周4~5天;4.65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殘疾人,即使不能達到健康成年人的身體活動水平,也應該根據(jù)身體狀況堅持進行身體活動,避免久坐不動;5.習慣久坐且具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個體,在進行劇烈運動前應當考慮對健康狀況進行臨床評估。老年人的身體活動方式,除有氧運動和力量鍛煉外還應注意平衡性訓練,預防跌倒的發(fā)生。另外,對于慢性病患者或殘疾人,應在醫(yī)護人員或運動專家指導下,根據(jù)身體狀況堅持進行身體活動,避免久坐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