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跟腱位于人體足踝后部,可以承受比較大的張力,一般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發(fā)生斷裂,大部分跟腱斷裂是由間接外力引發(fā)。本文患者因打羽毛球彈跳后踮腳不能1日來診,經(jīng)相關檢查為跟腱斷裂,通過跟腱吻合術、物理治療,患者恢復正常行走。
【基本信息】男、45歲
【疾病類型】急性跟腱斷裂
【就診醫(yī)院】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2年3月
【治療方案】跟腱吻合術+物理治療(石膏固定)
【治療周期】住院2周出院,定期門診隨訪
【治療效果】疼痛消失,行走恢復正常
一、初次面診
患者因打羽毛球彈跳后踮腳不能1日來診。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為羽毛球愛好者,球齡已經(jīng)將近10年,基本上每周都會約好友打幾場。在一次接球后落地時,突然感覺跟腱處似乎被人用棒子打了一下,伴有砰的一聲,之后就不能踮腳,無法完成蹬地和跳躍動作,行走困難。最終,患者只能由朋友攙扶著走進診室。
二、治療經(jīng)過
初步判斷患者是跟腱的問題,仔細觀察后我發(fā)現(xiàn),患者跟腱緊繃形態(tài)已經(jīng)消失了,取代以明顯的腫脹和淤血斑,按壓時可在跟腱處摸到一處凹陷,患者自述走路和踮腳尖無力。隨后的跟腱核磁共振顯示,患者跟腱斷裂,斷裂區(qū)周圍存在明顯血腫,因此患者最終診斷為急性跟腱斷裂。由于保守治療再斷裂發(fā)生率較高,治療首選手術修復,可以使用微創(chuàng)的方法將跟腱重新縫合,術后輔助以下肢石膏制動,6周后拆除石膏逐步下地鍛煉,鍛煉時可以輔助以物理治療等方法促進踝關節(jié)功能恢復。
三、治療效果
患者手術后2周出院,定期門診隨訪,在術后3周將下肢長腿石膏改為短腿石膏,術后6周去除下肢石膏,逐步練習下地行走,剛下地時需要將足跟墊高,踮腳走路,之后逐步降低墊塊高度,在10周后,足跟基本可以落地,術后4個月,行走時無痛,基本恢復正常行走步態(tài)。
四、注意事項
很高興患者此次治療成功,順利出院。在跟腱斷裂手術后6周一般就可以拆除石膏,此時可以在家中緩慢行走,讓肌肉的運動能力得以逐漸康復,手術后4個月左右可以進行慢跑訓練,6個月之后就可以恢復正常運動。在此期間,家屬一定要監(jiān)督好患者,因為跟腱手術后康復訓練若開展的太晚會使得肌肉萎縮,跟腱張力降低,但是在鍛煉時要量力而行,運動強度要符合自身情況,以免造成跟腱二次損傷。
五、個人感悟
有兩類人群跟腱斷裂高發(fā),一類是平時缺乏鍛煉,偶爾進行強度較高的體育活動的人群;另一類是體育活動是低強度的,但會長時間進行體育活動的人群。雖然跟腱斷裂也可以采用石膏固定的非手術療法,但此種方法跟腱再斷裂的發(fā)生率要高于手術修復。因此目前對于跟腱斷裂大多建議手術治療。跟腱修復手術后常規(guī)石膏固定6周,期間需要逐漸調整石膏長度,6周后開始適應性鍛煉,最終常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